电子标签世博多应用:车流引导、门票识别、食品安全追踪
电子标签在本次世博会得到广泛应用 有了它,世博门票“保质期”大大变长,即便轻折仍可使用,园内的每一份蔬菜肉蛋也都有属于自己的“身份证”,一查便知其“身世”。 日前,从上海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成员大会上传出消息,新型的电子标签(RFID)技术将应用在今年上海世博会的门票、车流引导、食品安全追踪等重要方面,世博会将“RFID化”。 无须人工识别标签 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电子标签的缩写,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。与传统条形码识别需要人工对条形码进行扫描识别不同,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,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。 “只要不遭受特意的拗折,门票即使有些弯折,也仍可使用。”参与门票技术攻关的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系闵昊教授表示,世博门票从开售到世博会结束,要历时2年,如果使用一般条形码,第一张售出的门票在经历一系列损耗后,在2年后可能无法识别。而RFID技术使得世博门票“生命周期”变长。 可记录违章车辆 据介绍,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呼吁下,食品导读技术(RFID技术之一)将在世博园内全面覆盖。届时,手持办公终端移动设备的执法人员可以现场对进园食品的生产、加工、存储和销售进行全过程追踪,确保供应渠道的安全可靠。 届时,进入园区的蔬菜、水果、水产品、蛋等初级产品及配送的餐饮半成品等,包装袋上都将戴上RFID标签,这个标签会储存种植养殖企业或生产单位、品名、产地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信息,以保证食品和原料能够追根溯源。 另外,世博园区大门前的探头将会使用RFID技术对双卡进行识别,车卡对应汽车的车牌号码,而驾驶员卡则存有驾驶者的相应信息,在与后台数据库比对后,如果信息不符,就绝不放行。 由于RFID的灵敏特性,其读取距离最大可达25米,车辆即使以每小时180公里行驶,RFID也能读出相关内容。如果车辆在世博园区有违章信息,芯片还会记录下来并列入黑名单,不允许其再次入园。 |